欢迎光临河北中正铜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收藏本站|关于我们| 在线咨询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详情

古代有名的四大古铜鼎

文章出处:新闻资讯 人气:164发表时间:2020-08-18

在历史中青铜器铜鼎不仅是一种器皿,古代历史上的青铜鼎已经形成了一种青铜文化,通过青铜鼎能够折射出人们的生活方式、社会的意义以及器皿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价值。


青铜大鼎.jpg


司母戊鼎是中国商代后期(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)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,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一家的农地中出 土,因其腹部著有“司母戊”三字而得名,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。司母戊鼎器型高大厚重,又称司母戊大方鼎,高133厘米、口长110厘米、口宽79厘米、重 832.84千克,鼎腹长方形,上竖两只直耳,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,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。该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。


青铜鼎厂家.jpg


毛公鼎,西周晚期器物。道光末年出于陕西省岐山县。由作器人毛公(厂音)得名。直耳,半球腹,矮短的兽蹄形足,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。铭文32行499 字,乃现存最长的铭文:完整的册命。共五段:其一,此时局势不宁;其二,宣王命毛公治理邦家内外;其三,给毛公予宣示王命之专权,着重申明未经毛公同意之 命令,毛公可预示臣工不予奉行;其四,告诫勉励之词;其五,赏赐与对扬。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。


青铜克鼎.jpg


大克鼎,西周孝王(公元前10世纪末) 鼎是青铜礼器中的大类,在古代社会里 曾是统治阶级划分等级和权力的标志。 鼎也有烹煮肉食,实牲祭祀和宴享等各种用途。 大克鼎为西周后期著名重器,清光绪年间出土于陕西扶风法门寺任村. 同出器物多件,都属于一个名叫克的贵族。 大克鼎形体巨大,高93.1厘米,重201.5公斤。口沿饰兽面纹,腹部饰流畅的波曲纹。腹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字,字体工整,笔势圆润,铭文前段14行有 阳线格栏,后段格栏制范时除去。铭文用笔厚重质朴,笔势遒劲雄伟,形体舒展、挺拔,虽用圆笔,也有其伟岸与雍容之态度。“大克鼎”出土于清末金石学和金石 书法鼎盛时代,故其铭文书法在当时倍受推崇。


青铜古鼎.jpg


四羊方尊,商晚期偏早器。是我国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,高58.3厘米,重近34.5公斤,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 上。现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。方口,大沿,长颈,高圈足。颈饰三角夔纹和兽面纹。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,龙首探出器表,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 的中间。肩部四隅是四个卷角羊头,尊腹即为羊的前胸,羊腿则附于高图足上。羊的前胸及颈背部饰鳞纹,两侧饰有美丽的长冠凤纹。圈足上是夔纹,全体饰有细雷 纹。器四隅和中间等分线上都没有棱脊。


推荐产品

首页 | 关于我们 | 工程案例 | 产品中心 | 客户见证 | 常识问答 | 新闻资讯 | 荣誉资质 | 泥塑鉴赏 | 联系我们